显示标签为“Moorhen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显示标签为“Moorhen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
2020年3月18日星期三

3月 殇月

      18日讯,肆虐全球数个月的新冠肺炎于我国也难以幸免。在短短的3天时间就累计了将近400个新病例,这不得不让“后门”政府祭出14天的“限制流动,社交疏离”政策。期间一律禁止任何形式的集会活动,全国娱乐场所、非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店和工厂都必须停止运作,国民禁止出国,外来者必须隔离14天等等。虽然种种限制给国人带来了不便和损失,但没有任何东西是重要过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的。希望大家好好遵守本份,不给前线医护人员添乱,不给家人带来伤害为重。在这禁令之下,虽然无阻鸟人往林里冲的欲望,但几乎所有公园都关闭了,加上家人的担心,我觉得阿还是呆在家里写写部落格,弹弹琴说说爱好了。



时间来到三月份,候鸟迁移的季节即将结束。换上繁殖羽的飞鸟们开始搭上北归的天空,而观赏季候鸟的时刻也迎来了最后的高峰。此刻Batu Kawan 就吸引了不少赏鸟人前来窥探。在前几遍文章我就说过了(这里)Batu Kawan 的生态环境正面临发展工程的威胁。几个月前,工程发展必经的一条道路,当时道路两旁长满开花结果的矮灌木吸引了不少鸟儿前来觅食,但现在已经毁了。工程当局为了方便大型卡车出入,把一旁的灌木都推倒了(无奈 。。。),虽然往日面貌不复存在,但也不知道能不能叫作因祸得福,没有灌木群的遮挡,我们得以一览湿地的全貌。

惊讶的发现,这湿地的生态比我想像中还要丰富齐全,短短半公里路就发现了20余种水禽。就让我们来一窥它们的真面目吧。

Eurasian Moorhen 黑水鸡,傍晚的光线很好,拍出来超有立体感的。

Slaty-breasted Rail 灰胸纹秧鸡

White-browed crake 白眉田鸡

Swinhoe's snipe 中田鹬 看见你了啦~

Grey headed swamphen 灰头紫水鸡

由于水禽生性害羞警惕,一般上我们只能躲在车里拍摄,虽然无法获得较好的角度,但一次过可以拍到那么多种水禽也没什么好怨的了。早上的阳光从左方出来属逆光拍摄,而到了傍晚则是顺光拍摄。想要拍出怎样的风格,则任君选择。我一般都比较喜欢早上,因为天气凉爽,空气较清洁。但在这里拍摄我就比较喜欢傍晚了,主要我还是比较喜爱顺光拍摄吧,即便气温较高,热气干扰也是没办法的事情。

这条道路主要是给大型卡车通过的,拍摄时常要给卡车让路这点确实也比较不方便(同样的我们的存在也给卡车司机添了不少麻烦),卡车通过时我们还得快速把窗口关上,不然就等著吃尘了,哈哈。无论如何在这里拍摄还是得加倍小心才是。

Ruddy breasted Crake 緋秧鸡

Cinnamon Bittern 栗苇鳽

Yellow bittern 黄苇鳽

White breasted Waterhen 白腹秧鸡


除了水禽,在这片湿地中也长满了很多高高的苇草,非常适合开阔的鸟类生活。如莺类鸟儿。最常见的要数棕扇尾莺,然后是迁移季节才可看到的东方大苇莺、小蝗莺和黑眉苇莺。我相信这里应该不只这些吧,如果长期观察的话,肯定可以发现更多的莺类品种。这些鸟儿一般都比较好动,常在苇草间来回穿梭,寻觅小昆虫为食。拍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,但胜在数量也不少,所以机会还是有的。或许你会觉得很奇怪,要找到它们也不会太难啊,为什么很少在网上见到它们的照片。我想主要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外貌不出众吧,导致鸟摄爱好者对它们兴趣乏乏,对鸟儿来说或许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吧。

Paddyfield Pipit 东方田鹨

Oriental Reed Warbler 东方大苇莺

Pallas's Grasshopper Warbler 小蝗莺

Black-Browed Reed Warbler 黑眉苇莺

Dusky Warbler 褐柳莺


最近也随师傅南下到怡保拍摄水禽。主要还是那只水稚吧。听说每年都会有的,但今年数量特别多,也比较好拍。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对鸡型鸟兴趣都不是很大,但今年的目标是冲Lifer所以就跟著杀过去了。这趟旅程还算幸运,我们有机会拍到了较近距离的照片。同时也明白到这只鸟要拍到近距离的难度在哪里。哈哈~

Pheasant-tailed Jacana 水雉

Greater Painted-snipe 彩鹬 Male 雄鸟

Greater Painted-snipe 彩鹬 Female 雌鸟 一般上雄鸟体色会比较艳丽的,彩鹬却恰恰相反。

2020年刚走到3月份,世界就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。而我所在的鸟摄界也开始漫慢起著变化,有种时不于我的感觉。若有所失,未来会怎样呢? 天知道,旅程愉快。(但是现在我只想待在家里)。

Little Cormorant 黑颈鸬鹚


 毕 - 晚安。


2019年9月25日星期三

小黑与绣绣

逐漸消逝的濕地 - 峇都加灣 Batu Kawan

- 发展 - 这股洪流正逐渐逼近,鸟儿何去何从。

7月份的某個早晨,趁著天未亮, 我架著車往威南縣的峇都加灣(Batu kawan)出發。BK 坐落於檳城州威南縣西南部靠海處。那邊有大片的濕地,草地和紅樹林。地理環境多樣化,造就了生態多樣性,是個自然考察的好地方吧。在我剛開始鳥類攝影的那幾年,那裏是我常拜訪的地方,後來隨著把重心移往林鳥後,就逐漸的淡忘了它。



幾個星期前應鳥神師傅之約,再度的來到這塊寶地觀察水鳥。雖然那次的收獲欠豐,但卻也讓我體會到了這個地方正在逐漸的改變。由於峇都加灣連接檳州第二大橋和南北大道 ,政府這幾年來正積極發展建設這裏。多個大型住宅區先後落成,接著Design Village、IKEA、Batu Kawan Central Park 等大型休閑購物廣場紛紛入駐,加上本來已經存在的Batu Kawan Stadium 和 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海鮮飯店助陣。乍看這地方還真是前途一片光明啊。然而這發展的背後,是犧牲了多少的林地濕地,又有多少人知道呢?





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鳥友發了幾張灰腹繡眼鳥和黑頭文鳥的照片,感覺很不錯。於是就打聽了一下,原來是在BK這裏拍到的。想了想覺得是個不錯的題材,而且也想記錄一下這裏的鳥況,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外出探訪。時間是早上7:20am, 太陽剛剛從地平線升起來,我把車子停在鳥點入口處,下車看看周遭的環境。微風吹來陣陣涼意,而晨光打在身上也特別溫暖。眼前是一大片濕地,現在是漲潮時間,海水倒灌把這裏變成了短暫的湖泊。大白鷺、栗樹鴨、黃斑葦鳽在湖泊間的葦草上穿梭追逐,要不是後方的一大片紅泥工地,上面停著幾輛鏟泥車和神手,我還以為這裏和數十年前一樣,一點都沒改變呢。

Purple Swamphen 紫水鸡 聚在一起晒太阳吗?

Common Moorhen 红冠水鸡 湖中逍遥畅游

栗喉蜂虎Blue-tailed bee-eater 则无所事事的停在路边  大概是想着要吃什么早餐吧。


此時燕子已從四方八面聚集而來,葦草上到處是小蟲子在飛,這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,燕子又怎能錯過呢?金色的晨光加上深藍的天空是拍攝燕子的最好時刻,我在相機上加了紅外線瞄準器,讓我可以更有效率的拍下這些快速飛行又烏漆摸黑的小東西。曾幾何時我也想過去追啄不同種類的金絲燕啊,但燕屋的出現,讓大量不同種類的金絲燕進行了雜交繁殖。導致我們現在看到的金絲燕已經很難定義它的種類了,現在前輩們只能統稱它們為 Farm Swiftlet – 即是農場金絲燕。如要找到純種的金絲燕勢必要到更偏僻,更深入的林地山洞才能找到了。

Farm Swiftlet

飞行路线毫无规则(大概是追着虫子飞吧),难以捕抓清晰画面。

晨光加上深蓝天空,是拍燕子的最好时刻。


時間有限,把器材放回車裏,繼續往鳥點前進。途中路旁看到了不少黑頭文鳥,此時正值繁殖期,它們總是成雙成對的出現。但對人類的戒心很重,車子幾乎無法靠近,沒關系稍後再聊。往發電站的小路旁有幾棵矮樹,現在結滿了一串串的小果子。熟透的果子呈紅色吸引了附近的鳥兒過來覓食,其中就有灰腹繡眼鳥。

湖边的矮树长满果子。
 
繡眼鳥就好拍多了,它們幾乎不怕人。只要把車停靠在一旁,等一等它們很快就會放下戒心過來覓食了。繡眼鳥屬群體活動的飛羽,一般都在十只以上,三十只以下為一個群吧。以果實、種子和小昆蟲為主要食物來源,偶爾會參與其他鳥類一起覓食。繡眼鳥身上最醒目的特征大概就是它們的眼睛吧,眼周有一圈白色絨羽狀短羽形成的白色眼圈,看上去就像是帶著一個白色粗邊的眼鏡框,特別萌。所以也有些人把它們當寵物鳥來飼養,這。。。。。。

灰腹绣眼鸟 Oriental White-eye
有点惊喜,可以靠得那么近~ 赚到了。

那么多的果子,可以吃上好一段日子了吧。

Common Iora 黑翅雀鹎 也来分一杯羹。

Golden-bellied Gerygone 黄胸噪刺莺  虽不吃果子,但常可在附近找到它的踪迹。

Ashy tailorbird 灰缝叶莺 也是湿地的主要居民。

要不是有車子經過,驚擾了它們,我想我會拍到忘了今天的另一種目標鳥。 - 沒錯 – 黑頭文鳥。看看時間10.10am,差不多了,拍它們的黃金時段快要到來。我趕緊把車開往最終的目的地。鳥兒需要很大的能量來進行活動,所以它們總是吃些高熱量的食物。其中體內的溫度肯定相當高,尤其是生活在開闊草地的飛羽,炎熱的環境造就它們相當需要洗澡來降低體溫。而我正是等待這個時刻來捕抓它們的身影。

發電站門旁的籬笆外,因為幾天前的一場大雨而形成了一個小水坑。據說天氣熱的時候黑頭文鳥最喜歡來這喝水兼洗澡。我把車子停在不遠處,然後把迷彩網覆蓋在車窗上靜候它們的到來。10:30am的天氣開始逐漸炎熱,太陽叔叔開始蒸烤大地,我躲在不太透風的車子裏自然不好受,只能拼命灌水來消除體溫 。等了整整四十分鐘吧,在我就快變成幹屍時,鳥兒終於出現了!

剛開始時它們先躲在一旁的草叢邊觀察我,然後再慢慢的靠近。即便是洗澡它們也沒有完全放下戒心,而是采取輪流放哨的模式來進行洗澡,即一只鳥負責站崗觀察環境,其他鳥就開始洗澡,洗澡好了就換班讓負責站崗的同胞去洗澡。這種組織性的行為確實有效的預防了危險的靠近。而我只能慢慢的移動鏡頭來捕抓這難得的畫面。

刚开始飞来时站在高高的苇草上观察我这个不速之客。

在一片清脆的草丛中,黑头文鸟还是挺醒目的。

突然间有只母鸟先跳出来当急先锋,没办法雌性生物都比较爱干净。

雌鸟飞走后,我发现角度不太对(逆光),于是换了个位置。等了一会,雄鸟来了~

小心翼翼的,你不要过来哦,我要洗洗刷了。

确定安全后又有几只雄鸟飞下来了。

小小的风吹草动都会让它们立刻警惕起来。

看它们冲得那么痛快,我也恨不得想立刻脱下衣服参与其中。哈哈

Chestnut Munia / Black-headed Munia 黑头文鸟 Male 雄鸟

受热气干扰,照片清晰度有点不太理想。


這幾年,無論是黑頭文鳥,白頭文鳥或斑文鳥都受到了大肆的捕獵。它們被獵捕的原因和繡眼鳥大不相同,繡眼鳥是被當成寵物鳥在市場販賣,而文鳥則是應需“被放生”而受到獵捕。很諷刺吧,為了滿足某些宗教團體或個別人士進行“放生”儀式,所以才去抓捕它們。我問了一些鳥店的負責人,現在一只文鳥的價格位於RM5到RM10左右。這相當於一餐經濟飯的價格,這在經濟低迷的現代社會確實是一種誘惑阿。只是想到可憐的文鳥,被流放的一生又有多少生命能堅強的活下去呢?

洗刷过后,飞到一旁嚼草根。是在吃草根,还是在吸根汁呢?不得而知。。。

感傷歸感傷,車內的高溫開始讓我頭疼,眩暈,四肢乏力。我得趕在中暑之前離開才是,不然別說幹屍了,变焦屍恐怕也不遠了。回家沖個冷水涼才是王道。今天就這麽打住吧。~ 拜拜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九月初跟隨朋友參與了檳城“自然教室”所主辦的 [咔嚓!海草床] 活動。是個很有意義的生態教育活動,虽然是短短的半天时间,我们却看到了很多千奇百怪的近海生物,孩子和老婆都非常樂在其中。海草床 – 大面积的连片海草被称为海草床,是许多大型海洋生物甚至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,也是许多近海生物的护婴床,在生态上具有重要意义。。 而海水退潮後會露出水面的海草床在大馬只有三片,一片在檳城,一片在柔佛,還有一片在東馬的沙巴。而其中柔佛的海草床已經被填土造地毀了,所以西馬只剩下 檳城這一塊。希望檳州政府真的要好好珍惜它,絕對不能為了發展經濟而犧牲了寶貴的生態資源哦。

想了解更多关于槟城海草床的资讯可以点击进入以下连接:


















 
毕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