显示标签为“Babbler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显示标签为“Babbler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
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

蓝带魅影 The King of the Stream

蓝带魅影 The King of the Stream


看了视频记得点赞,订阅,和按下小铃铛。

拜托了,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。


一切从发现一个水坑开始

七月中旬我在吉打州某处森林公园寻蝶时,无意间在一处溪流旁发现了一个人造水坑。我看这坑大小深浅都刚好,此处又在蓝带翠鸟的栖息范围内,所以就想试试放些鱼下去看看会不会吸引到翠鸟的到来。

放了鱼后一星期,我再回到此处观察。本来并没有抱太大希望,但它真的出现了。好样的,于是我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 – 拍一辑蓝带翠鸟的视频。本来我打算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完成整个视频,但拍著拍著两个月就这样过去了。。。虽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果(作品),但因为一些不可抗的因素(天气,环境),我也只好先暂时打住了。所以说这个视频只能算是个未完成品。

自从7月从沙巴回来之后,我就想在鸟道上多做一些视频创作。虽不是想用视频取代照片,但希望在视频和照片之间可以再做一个平衡。毕竟两件事都有不可取代之处吧。视频创作我算是初哥,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参考国内外那些达人的拍摄手法。我觉得视频创作也是蛮有趣的。


一切從這個水坑開始

拍摄ING

虽说用了两个多月去拍摄,但其实真正拍摄的时间并不多。一个星期也就两天能够进行拍摄,当中还要扣掉下雨,鸟不来,自身有事无法前往等等原因,真正拍到、拍好的也就更加有限了。由于经验不足,刚开始投入拍摄就花了不少时间来调设帐蓬的位置,早上到中午这光綫的位置一直在变,摄像镜头的远近高低也要一一尝试。幸亏鸟儿还是相当配合,只要我不露脸,帐篷再怎麽恍都没关系。

整个拍摄过程我觉得最困难的部分大概就是捕鱼的画面吧。主要是环境光綫不足,拿不到较好的快门速度,翠鸟下水的范围又太广,速度又快。我曾经想过用陷阱摄法来捕抓画面,但水位太浅也就差不多一个手指长的深度,拍摄时总是露馅。。。可能也是我太贪心去用长焦镜拍摄了,景深太浅所以才会失败;如果我换成300mm焦距可能会比较好,只怪我太贪心了。


拍视频耗电很快,要准备多一些电池。

*进入9月份后,几乎天天下雨。我在溪流旁,必须时刻注意安全。
雨衣,防水用的塑料袋必不可少。


拍摄期間,很多时候一蹲就是一整天,所以要多准备些口粮。
而由於拍摄地点人烟较少,所以安全就靠这些东西维护了。


提前结束拍摄

时间来到了9月,连场大风大雨对园区造成了破坏性打击。林裏的大树倒了一大片,其中还压垮了两间度假屋(辛亏无人受伤),平时民众嬉水的溪流也暴涨至危险水平。很不幸的我拍摄的地点也遭到了破坏,当初那个放鱼的水坑被大树压垮了。

再来就是我每次前往拍摄地点都需要跨过一条小溪,平时溪水也就到脚踝高一些而已。但随著溪流变大变强,溪床也被水流越冲越深,如今已经深过膝盖了。现在为了不弄湿下半身,我都必须冒险踏在湿滑的木桐上度过对岸。为了安全起见我还必须分2-3次把器材搬过去,来来回回不但耗时耗力,也增加了摔倒的风险。

自从水坑被破坏后,鸟儿出现的次数也减少了。我思量能拍的也拍得差不多了,虽然还想多拍一些捕食的画面,但继续花有限的时间来博取难得的画面是否值得。。。我觉得是时候停一停了。

暴风雨前后水位暴涨

连场大风雨对园区带来了破坏性的灾难。

水坑也被大树压垮了。。。

总结

当初并没有太周详的拍摄计划,是個見步行步的情況。到了中后期才想说把他变成一个“拍摄翠鸟日常的视频”。为了丰富视频内容,除了主角翠鸟之外,还要拍摄整个鸟摄过程,环境说明,帐篷裏的情况等等,由于经验不足,拍摄当儿遗漏了不少记录镜头,这样视频的连贯性会比较差,所以在后制上又花了不少时间来补拍一些镜头,用于强化故事的连贯性、故事性。千万别小看这琐琐碎碎的画面,其实也花了我不少时间,平时看别人拍视频好像很简单,但轮到自己制作时才发现它的不容易。





旅途愉快,畢~

看了视频记得点赞,订阅,和按下小铃铛。

拜托了,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。



2024年8月11日星期日

沙巴Tambunan 觀鳥小站 探班記 (上)

沙巴Tambunan 觀鳥小站 探班記 (上)


距離最後一次更新 “鳥道” 原來已是整整一年前的事了。這一年也不是不拍鳥,只是拍得特別少,時間分配不來。每星期工作六天,星期日還得陪妻兒。有時候一個月也就一兩次的外拍。很多時候就算拍了一些作品也會因爲感覺沒什麽好分享而沉底。漸漸時間就流逝了,鳥攝也變得沒當初那麽熱衷。要不是鳥神師傅偶爾的邀約,可能我的鳥道就真的涼了。

適逢時代巨變,也或許是我少參與團體活動,鳥攝圈似乎也沒以前熱絡了。網絡平臺認識的攝友一天比一天寂靜。看來涼了的又何止我一人呢?最近身邊發生了一些事故,加上朋友的一句:“人生啊不能什麽都等到老了退休了才去幹自己喜歡的事。”簡單的人生道理卻讓我突然茅塞頓開。人生就只有那麽一次,自己的道路還是應該由自己做主吧。對家人負責的同時,也應該對自己負責吧。




大約年前,鳥神師傅和幾位前輩好友在東馬沙巴州設立了一個鳥塘。進度雖然較緩慢,但最近總算進入了竣工階段。前輩Makus也在那邊常駐了大半年時間,為尋鳥引鳥下了不少功夫。據我瞭解整個工程也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。。。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個 “鳥塘夢” 。總希望在兒女長大后,我可以帶著内人在某個山頭建立一觀鳥小站。自己拍鳥的同時也可以賺點小錢,供我倆到國外去走走看看。雖然現在我還無法去實現這個夢想,但夢想需要時間去實踐,現在總算有了一個實習的機會。

説幹就幹 , 7月初我給自己放了一個星期的假,決定到東馬去 探探班,偷偷師,給未來的路添上幾筆輪廓。感謝師傅們也都爽快的答應了。






Trusmadi

Trusmadi是東馬近年興起的一個鳥攝新點。它位於哥打京那巴鲁市(Kota Kinabalu)東部偏南的一個小鎮(Tambunan)邊。如果從Penambang那條路走的話大約一個小時半左右的車程就能到達。而距離Trusmadi附近還有一個很出名的鳥點,沒錯就是之前去過的Gunung Alab (走Penambang 那條路肯定會先經過Gn Alab 再到trusmadi)。所以此次的行程也包括了重游此地。


第一天由於抵達時間不早了,所以沒直接去鳥塘。只是在下榻的宿舍周圍走走拍拍。東馬一好就是到處都有鳥拍,棕背伯劳 (Long-tailed shrike),Pygmy White-eye 侏绣眼鸟, velvet fronted nuthatch 绒额䴓, Crimson sunbird 黄腰太阳鸟, Blue-crowned hanging Parrot 蓝冠短尾鹦鹉 等等。可惜我們並沒有太多的收穫,主要還是下雨的關係,加上附近有團體在辦活動干擾了鳥兒的到來,所以第一天也只能就此打住了。


住宿周围走走拍拍



第二天

今天開始進鳥塘,爲了不耽誤時間,我們打包了早餐和午餐才啓程。鳥塘距離我們住處約30分鐘車程,其實就在Tambunan小鎮開往Trusmadi山的路上。一路風景明媚,聽説之前上山的路非常的爛,當地政府爲了發展,前不久才把上山的路修好,現在路況也好了許多。


上山的路刚修好。

终于到Trusmadi了,需付RM5入园费。


鳥塘

沿著排水溝往下走,穿過一小段林道,很快我們就來到了一間建立在斜坡下的小屋(鳥塘)。它比我想象中大,推開木門走進去,最先進入眼簾的是另一端的窗戶透進來的亮光。我迫不及待的低下腰觀望窗外的景物。四周是一片不太濃密的雨林,中央則是一片較爲平坦,開闊的空間。這空間也似乎經過精心的設置,可分爲前景,中景和后景。。。

我退了兩步,把目光移向鳥塘室内,但由於房間比較昏暗,我花了一些時間來適應。空間比我想象的大。建構材料主要是木材和水泥,結構很扎實看得出建構者花了不少心思。桌子、洗手盆、爐子、方便麵,礦泉水、咖啡等等應有僅有。


林里的鸟塘,颇具规模。



1号鸟塘, 裏頭擺滿了各式建材,等竣工后收拾一下就會寬敞許多。

2号鸟塘

我迫不及待把拍攝器材架設好,看看今天首拍是那一隻幸運兒。這也是我沉積半年來第一次比較正式的拍攝活動,想來也特別激動。

進入眼簾的第一隻鳥是Dayak Blue Flycatcher 婆羅洲蓝仙鹟 母鳥。接著是一對 White-crowned Shama 白顶鹊鸲、Temminck's Babbler 泰氏幽鹛、White-crowned Forktail 白额燕尾等等。正當我拍得不亦樂乎時,旁邊的Makus突然緊張了起來,“來了,來了,白尾來了!” 雖然我不知道白尾是指那一種鳥,但從Makus的表情來看,肯定不普通。於是我從觀景窗往外四處查探,只見後方深處有一抹白影閃過,哦,原來是Bulwer's Pheasant 鳞背鹇 。很大一隻,感覺比家裏公鷄還大上幾個碼。不知道是不是我動作太大把它嚇着了,此次它并未現身,匆匆的離開了。沒關係,時間有的是,它縂會出現的,是吧?


Dayak Blue Flycatcher 婆羅洲蓝仙鹟  Male 雄鳥。



White-crowned Shama 白顶鹊鸲 Endemic 特有种

Temminck's Babbler 泰氏幽鹛

Bornean Black-capped Babbler 婆罗洲黑冠幽鹛

White-crowned Forktail 白额燕尾  Subadult 亚成年鸟


鳥塘一共有兩個,比鄰而建,我們分稱它們為1號塘,和2號塘。兩者相距也才50米左右。2號塘邊上還建了一個厠所,可説是照顧周到,不怕荒山野嶺找不到地方方便了。我打算在鳥塘待三天,再抽出一天去Gn Alab。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,我們也不需要趕著轉場,整個行程就輕鬆許多。


天不作美,中午下起雨。在鳥塘其中一個好處就是晴天不怕曬,雨天不怕雨。堅固的鳥塘完全可以遮風擋雨。只是鳥況就差了,這也是沒辦法的事。




鳥塘可以拍到好幾種松鼠,但對塘主來説是個不受歡迎的角色,沒辦法太厲害吃了。


這裏的 橙头地鸫 屬於原生鳥種,所以可以看见喂雏的画面。


Rufous-chested Flycatcher 棕胸姬鶲


雨斷斷續續的下,沙巴和馬來半島不在同一個維度,這裏傍晚六點天基本就暗下來了。我們收拾了一下,今天就此打住。


回到小鎮,虽然吃的選擇有限,但這肉骨茶在下雨的夜晚,
吃起來特別的香,特別的對味。


第二天

爲了不錯過鳞背鹇早上的覓食時間,我們比昨天還要早到達鳥塘。天雖然還有些昏暗,但鳥兒已經開始活動了。雖然昨晚下了一整夜的雨,但今天天氣卻完全沒有變好,氣壓很低,雲層很厚,我開始擔憂起來,難道接下來幾天都下雨嗎。。。



天未亮 White-throated Fantail 白喉扇尾鹟 已經在四周活動。


左 雌。右 雄

驚鴻一督的Malayan Rail-babbler 白眉长颈鸫,游走在鳥塘周邊,
卻始終不敢走上 “舞臺”。

Grey-hooded babbler 灰冠穗鹛 循聲而來,也加入了覓食行列。


果然不出所料,中午還沒到天空又開始下起雨來。。。沒辦法,就暫時先放下相機吧。雨聲打在屋簷上,聽起來有些嘈雜,卻又感覺特別的寧靜。在雨林聽雨落下的聲音,聲音很單純,很療愈,在這裏我可以暫時忘卻生活上的煩心事,可以輕鬆的呼吸,累了也可以把眼睛閉上。我喜歡鳥攝大概也不僅僅是因爲鳥攝吧。




時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,天開始放晴了,鳥塘開始亮了起來。Makus這神人聼到了一般人聽不到的聲音,“噓。。。白尾來了!” 我雖然什麽都看不見聼不着,但我深信這位前輩的能耐。記取了之前的教訓,在這鳞背鹇還沒開始吃東西之前,我們必須緊記按兵不動,直到它放鬆警惕開始吃東西了,我們才開始拍攝。過了大概十五分鐘吧,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兩隻母的鳞背鹇,緊隨其後的還有另兩隻雌鹇一共四隻雌鹇。。。我有點焦慮,怎麽不見公鹇呢?Makus告示我先別動,公鹇在後面注視著,如果現在動的話,可能會驚嚇到公鹇,到時可能連母鹇都會跑掉。我們耐著性子繼續等待,果然過了一會兒,雄鳥才緩緩走了出來。


Bulwer's Pheasant 鳞背鹇 (雄)Endemic 特有種


雄性鳞背鹇脸上有两块蓝色肉瘤,求偶期间会把肉瘤垂下来。

Bulwer's Pheasant 鳞背鹇 (雌)警惕心較低。


這鳥塘主要有三只明星鳥,分別是Bulwer's Pheasant 鳞背鹇,Crested Partridge 冠鹧鸪 和Bornean Banded Pitta 婆罗蓝尾八色鸫。今天是在鳥塘的第二天了,此刻我們終於見到了三大明星鳥之一的鳞背鹇。那其餘的兩隻呢?爲何遲遲還沒出現;除了鳥塘,接下來我們的目的地又是哪裏呢?很不幸的這次的旅程我們碰上了大水災,但旅程還未結束,完整的故事且待我下回分曉。




未完待續~






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

一次非典型的福隆港之旅

福隆港之旅 Fraser's Hill Trip 
3rd -5th May

年初我爸发生意外至今已3个多月了,这段时间几乎断绝了外拍,更不用说远行过夜之类的。而随着长时期的工作压力,也导致整个人的脾气都变差了,进而影响了与家人之间的关系,连累孩子也跟着受罪了,自己也觉得相当的自责。但黑夜终究会过去,太阳始终会再次升起,随着时间的飞逝,我爸伤情总算逐渐好转,我一颗想往外跑的心开始按耐不住了。

“外国”我去不了,太靠近的又提不起劲。思来想去最适合的还是我国的赏鸟胜地 – 福隆港。话说今年我还没拜访过那里,正好又有一些目标鸟出现,所以这突然又仓促的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。我并没约鸟友同行,主要是因为此趟旅程和以往有些不一样,除了鸟摄,我还打算觅蝶,赏蝶和摄蝶;加上刚好是鸟摄十周年,想给自己一个不一样的旅程,所以就这么定了。

- 福隆港 - 四个小时半的车程,说远不远,近也不近,是个刚刚好的距离。

第一天

首先我要感谢三个女人,她们是我老姐,老妈和老婆。多得她们的帮助和牺牲,我得以提早出发,以不至于第一天的时间被白白浪费掉。而有Tara, Beyond, 李佳薇,郭富城等众歌手的陪伴,这四个小时半的车程总算不太难熬,到达福隆港也才11:30am 而已。

看见这福隆港的地标(小钟楼),就知道抵达目的地了。

此趟旅程由于要抽出大半时间觅蝶,所以鸟摄方面也不敢设下太多目标,就三个而已。分别是Rufous Bellied Swallow 棕腹燕Slaty backed Forktail 灰背燕尾Lesser Shortwing 白喉短翅鸫。这三只鸟也不是什么明星稀鸟,只不过都是我一直想拍的对象,趁着一个人的时候就去完成它们吧。

抵达福隆港后,立刻就去找第一个目标 – 棕腹燕。近几个星期来,都有鸟友拍到它们下来路边的水坑捡泥筑窝,所以此次成功拍到的机率相当高吧。果然不出所料,抵达鸟点后不久,就看见它们了。

Rufous  Bellied Swallow 棕腹燕  一对小夫妻在努力的筑着它们家庭梦。

它们出乎预料的不太怕人,我就蹲在十米之处观察它们。
不同的角度,不同的光线。

Pacific Swallow 洋斑燕 也到了筑巢的季节吗?

周五的福隆港,门可罗雀,任由我怎么摆设都没人干扰。~

棕腹燕 又名 红腹赤腰燕  体型比洋燕还要大一些。平时多见它们在天空飞行或停息在悬崖峭壁,或电线杆上。也就只有筑窝的时候才会下到地面来捡窝材(泥笆) 。所以此鸟虽普,但要拍到落地的,就得找对时机和地点,此次总算遇上了。

高山的天气总是反复无常的,时而放晴,时而雨。我发现只有大太阳的时候,棕腹燕才会下来捡泥巴,下雨的话,可能泥巴太松软潮湿,它们也就不来了,所以拍它们得有好天气才行。庆幸福隆港早上的天气还行,只不过到了中午就。。。。。。拍到1:30PM左右吧,鸟儿不来了(只干半天活?)。我收拾器材往下一个目的地去。

拍蝶的人都知道,到福隆港拍蝶的话,有一个点是不能错过的,就是 Jeriau Waterfall。它就在儿童游乐场所,饮食中心那边的分叉路往下走,约四公里的距离来到一个公园(里面有瀑布)。这公园我拍鸟初期到访过,接下来就没去了,实在没什么印象。下山的路很窄,很弯,几个路段都必须鸣笛以防前方车辆撞过来。我是走得有些心惊胆跳,但为了拍蝶,这不算什么啦。

2pm 左右终于来到公园前的停车场,一下车就立即有了发现。二话不说,取材拍摄。

Jeriau Waterfall 停车场

Spotted Sawtooth Prioneris thestylis 鋸粉蝶
 
  Striped Jay Graphium bathycles bathycloides


两只蝶都是首拍,感觉还是很兴奋的。拍蝴蝶我还算是个新鲜人,到处都可以找到Lifer哈哈。拍到漂亮的蝴蝶心情虽好,但前方的乌云慢慢靠近,人也开始犯愁起来。我赶紧到园内视察一番。从网络上得知进入公园后不远处,溪流旁有片沙地,是前辈们拍蝶的好地方。我找的就是那里,但到了之后还真是晴天霹雳阿,那片沙地已被草皮覆盖了。我一时之间还无法接受事实,心想是不是找错地方了呢,看了看照片没错阿。。。没办法,所谓“苏州过后
无艇搭”我来迟了。

红圈处,以前是一片沙地,现在被草植覆盖了。

Common Mapwing 網絲蛺蝶 、Red Helen 玉斑鳳蝶

我在公园,停车场间来回奔走寻蝶,直到天上落下毛毛细雨才匆匆收工。看看时间4pm,时间尚早就到处溜达,顺便为明天的摄程熟悉一下环境吧。回到早上拍棕腹燕的地方,仍不见鸟儿踪影,但发现天上有白腰的燕子! 是Silver Rumped Spinetail吗?心想,那是我年前怎样都拍不好的目标哦,但现在的季节它们不是应该北归了吗,我有点疑惑,但鸟儿下到湖里戏水的场景让我按耐不住把镜头挑了出来。好吧,反正没事干,就坐在凉亭里边等它们下来,边享受这山水之间的宁静和美丽吧。

Fraser's Hill Allan's Water 里头,在凉亭里坐等 Silver Rumped Spinetail 下来喝水。

太阳开始下山,光线越来越差,这让又小又快的燕子更难摄入镜头之内,没拍到什么照片,最后只在开阔的停车场朝天摄了几下,以示记录,然后就结束了第一天的行程。晚上回房间看今天拍的照片时,发现原来不是Spinetail,而是House Swift!这鸟我也是数月前拍过了,哈哈,摆了大乌龙。但无论如何过程是美好的。

糟了,进房前忘了敲门。。。有怪莫怪,我暂住两天而已。

House Swift 小白腰雨燕

第二天

有生以来终于尝到了一个人住酒店的滋味,谢天谢地,虽然睡得不太好,但总算没碰上什么超自然事件,疲惫的身体也得到了相当的恢复。一早(7:30pm左右)就往鸟点出发咯。今早的目标是Slaty Backed Forktail 灰背燕尾,鸟点就在酒店附近,顺利的话应该还来得及回酒店吃个早餐。这鸟在高山可算是相当普遍,一般都会在上下山的路旁地面(尤其是有溪流的地方)看见它们。但通常也是不让人靠近的。仅有这对,因为之前有前辈们喂养过,所以比较没那么怕人。但也不是一定拍到的,尤其现在还没做巢,要拍到它们多少需要些运气咯。而显然,今天我的鸟运算是不错的。

鸟儿看见我后,并没有立刻飞走,而是上了屋顶观察我。根据经验,鸟儿的这种反应绝对是一个成功的开始。我立刻挑出“见面礼”来拉拢它一番。果然没多久,它就下来“收下”礼物了。好啊,我知道第二个目标应该可以达成。可惜,谁会料到大雾来袭,破坏了我的好事。我唯有慢慢的等咯,其间,遇见了Mike前辈和他的鸟友们前来,大家就边等边聊。直到9:30am左右,大雾才渐渐散去。我总算迎来了大好时光,但另外一个难题又来了 - 因为如果我再不回去,早餐就没了(酒店早餐到10am而已)。酒店附送的早餐,不吃不甘心啊,我还是抓紧时间多拍几张吧,偏偏它们出现的时间却相隔越来越久,无奈下我唯有带着些许遗憾离开了。心里安慰着自己还有明天啊,不急。。。

Slaty Backed Forktail 灰背燕尾

又是一只黑白配的鸟,没光线也只好尽力而为了。

早上的福隆港总是伴随着浓厚的雾气。
忙里偷闲,早餐是一定要吃的。

这三天两夜都在这里过了 Shahzan Inn Hotel
房务有些陈旧,希望他们能好好的经营下去。

吃过了一个不缓不急,简简单单的早餐后,立刻回到了拍棕腹燕的地方,继续补拍昨天的不足之处。由于时间比昨天早,这光线也理想多了。在这也耗了一些时间,直到12pm吧,才收拾器材往昨天的Jeriau  Waterfall 那边去。拍蝴蝶的理想时间是从早上的9点开始到中午的3点左右,很可惜这跟我的鸟摄时间有点重叠,我唯有从中取舍了。12pm左右吧,一进入公园里就下起了倾盆大雨。残念。。。我赶紧到一旁的凉亭避雨去,没想到这雨一下就下了两个小时。


从最初的小雨,到大雨,再到暴风雨;身后的小溪,也慢慢变成瀑布,再变成传说中的“绞肉机”。我也从最初的从容不逼,到大面积湿透,再到全身发抖。都让我感觉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无力。幸亏我身上还带着些饼干和食水,不然又多一个可怕的经历可以和别人分享了。

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。

被困在凉亭里的两个小时,刚开始还能悠闲的歇着,后来打风直接冷得发抖。

由小流水变大瀑布,让我想起泰南的Hala Bala之旅。

几经波折,雨终于也停了。看看时间2:30pm, 拍蝶的时机都差不多过了,加上到处都积水,我也意兴阑珊了。就收拾器材回山上去吧。途中耗了些时间做啥我忘了,大约4pm左右吧,来到了我拍第三个目标的鸟点。由于时间也不早了,加上天上还偶有落雨,所以我也不抱太大希望。把器材放好不久后,鸟儿还没出现,反而鸟友先报到了。是位来自劳务的鸟友,这下拍摄的过程总算有个伴吧。

这是个成熟的鸟点,几种鸟儿轮番上阵,虽然都不是我要的目标鸟,但我们也拍得不亦乐乎。随后来自槟城和怡保的同好也加入了我们,这让拍摄的过程更添乐趣。

Lesser Gymnure 小毛猬 ,啮齿类一直以来都是我喜欢拍摄的对象。
 
Buff-breasted Babbler 棕胸雅鹛、Pygmy Wren Babbler 小鱗胸鷦鶥

最后时刻,目标鸟终于也显身了,就是它 Lesser Shortwing 白喉短翅鸫。一来就踏上了主舞台,乍看之下颇有主场风格之势,但半路却杀出了个程咬金 - 栗头噪鹛 出来抢风头,幸亏经过我们的一番调解后,这噪鹛总算被勉强劝退,这才不致坏了大事。虽然时间不早了,光线也有点勉强,但这目标是我(们)的首拍,所以也不计较那么多了。

Lesser Shortwing 白喉短翅鸫

Opp! 不小心又靠得太近了。

晚上和鸟友共餐(感谢鸟友Jack Leong请客)后,顺便到附近找找黄嘴角鸮的踪迹。很可惜,跟这鸟的缘分始终还未来临。无论如何感谢Jack Leong, Foo Jian, Ah Peng 和一位来至劳务的鸟友相伴(很可惜,忘了问Fb ID),让这趟旅程增添了不少美好的回忆。

吃饱晒月光,顺便找找黄嘴角鸮的踪迹,可惜依然有缘无分。


第三天

因前两天已经完成了所有的鸟摄目标,所以今天就安排比较轻松的活动给自己 。另外也因下午要赶往旅程最后一个目的地,所以我在福隆港的时间也只剩下半天了。无论如何,首先我得再去试试灰背燕尾才行。和昨天有所不同,因为太早,鸟点还很暗,加上大雾,所以我决定吃了早餐再过去拍摄。这听起来是个不错的决定,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迟了(约8:30pm左右)鸟儿没出现。。。我一直等到9:30pm吧,因为时间有限,我也只能认了。

接下来我把剩余的时间,都花在找高原蝶种。主要是Redspot  JezebelPurple Sapphire这两只。是所有赏蝶人来此的主要目标吧。可惜我找遍了市中心大部分的公园,Telecom Loop,  Old Smokehouse等地,始终都不见它们的踪影。遗憾啊,这是此趟旅程唯一美中不足之处。12pm Check Out酒店,下山咯。


福隆港是个好地方,山明水秀,远离喧嚣。如果能在这里住上一个月,哇~太美好了。

Glossy Swiftlet 白腹金丝燕 、 Tailed Judy Abisara neophron chelina 长尾褐蚬蝶


三天两夜的旅程,终于来到了最后的阶段。接下来我将前往旅程最后的目的地,地点是距离这里约两个小时车程的怡保 。Gopeng。  Gua Tempurung (椰壳洞)。那是怡保一个着名的旅游景点,主要是让人探访山洞中的幽秘境地吧。但我的目标则是隐藏在山洞外,草丛溪水之间的一种漂亮蝴蝶。。。 时间有点紧迫,我得赶在太阳离开头顶之前抵达那里。

Gua Tempurung 椰壳洞 – 记得我第一次到访这里时,看见了梦幻般的 White Dragontail 燕凤蝶,很可惜那时候它只是昙花一现,就从我眼前消失了,我连一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。今天路经此地,没有不进去碰碰运气的理由吧。中午3pm的椰壳洞没有想象中的多人(好事),太阳依旧猛烈,让驾了两个多小时车程的我昏昏欲睡。由于前两次来都没啥收获,所以此刻也没抱多大的希望咯。我独自走到老地方寻找它们的踪影,不一会就看到了!“哇,不止一只,而是三只哟,机会来了”。看到它们之后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,赶紧回到车上拿器材。

怡宝著名的旅游景点 - 椰壳洞
 
这个周末的人潮并不多~

首先在溪流旁找到一只,但它不太合作,受不了几下干扰就飞走了。不气馁,我继续寻找,然后在桥底下的一处泥潭发现更多的个体。天气热让它们都下来吸水了,我算了一下,共七只。此时我已经管不了泥潭有多脏,有多少只青蛙在头上跳过,又或者会引来多少路人异样的眼光。总之趴下去拍就对了。吸水的蝴蝶最好拍,只要动作不太大,它们基本都无视你的存在。只不过烈日当下,长时间趴地暴晒,会有中暑之嫌。所以太热受不了时,我就躲到桥底下休息,就是这样子来来回回玩了好几个回合。幸亏这里有完善的厕所供人冲凉洗澡 ,不然弄得满身淤泥的我,都不知道要如何忍受恶臭 再驾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回家了。

就是趴在这泥潭上拍摄的,只记得太阳很晒,热得受不了就到左边桥底下的阴暗处休息。

White Dragontail Lamproptera curius curius 燕凤蝶

太阳很猛,拍出来的照片很硬,但我已心满意足。


后语:

上福隆港的时候,在半山遇上抛锚的 运树桐的那种大卡车,重点是它后面还有四至五辆同样的大卡车排在后头,惊讶人类伐木之手已经悄悄伸入了森林保护区。虽然我们换了一个新的“希望联盟” 政府,但在保育、保护森林方面依然看不到希望。一想到福隆港的自然生态也许有一天将不复存在,真的让人觉得唏嘘沮丧啊。

福隆港 继 金马伦 之后成为另一个过度开发的受害者(图片取自网络)

连原住民都奋起保护森林的时候,我们又在做些什么呢? (照片取自网络)


相关消息链接 :



这是我第一次 独自远行,旅程并没有想像般无聊,  反而多了份 想干啥就干啥的自由 ;独自一个人住酒店,也没想像中恐怖。很多事情都是亲身经历了才懂得个中滋味。虽然我不年少了,但还能走的时候就走吧。祝自己 – 旅途愉快~ 毕。

谢谢赏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