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2日星期一

海羽國度 淺談海羽攝影(上)

海羽國度 淺談海羽攝影(上)
Shorebirds Kingdom

海羽 所指的就是與海為家的飛禽們,你可以把它說成是Shorebirds,但對我來說當中的對象還要再廣闊一些些(包括一些淡水水禽,鷺、鹳、鷗、燕鷗、賊鷗、水薙鳥等等)。它們大部分屬候鳥,從很遠的北方而來,渡冬過後夏季歸北繁殖,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遷移旅行,《風之旅行家 》是我對它們最貼切的感受。此篇我們就來談談海羽攝影吧。



季節

在還沒談到攝影之前,讓我們稍微先了解一下海羽的遷移吧。世界上候鳥的遷移主要分成三條路線(裡頭又分九大迁徙水鸟飞路 Nine major migratory waterbird flyways ),馬來西亞則處於東亞澳大利飛行路線當中(覆蓋範圍從北方遠至北極圈,通過東亞,南亞直到澳洲、紐西蘭為止)。每年的八月,候鳥會陸續抵達馬來西亞,部份會停留在這裡渡冬,部份則繼續南下,12月份數量將達到最高峰,一直等到明年的四月再陸續飛回北方繁衍後代,年年如是。所以海羽的攝影就從八月開始,直到四月結束。

网络截图~ Nine major migratory waterbird flyways,我国隶属East Asian - Australasian Flyway

海羽熱點

在馬來西亞共有7個被認為是遷鳥飛行路線最重要的網絡熱點(7 Potential flyway Network Sites) 這些熱點皆被劃為IBA區 (IBAs - Birdlife Important Bird And Biodiversity Area),其中四個在西馬,三個在東馬。有幸這其中之一的Teluk Air Tawar - kuala Muda 就在我家不遠處,驅車也不過三十分鐘的時間既可抵達。另外三個則是霹靂州的Matang Coast、柔佛州的South-West Coast和雪蘭而州的North -Central Selangor Coast。西馬兩個在沙撈越,一個在沙巴。只要其中一個在你家附近,就恭喜妳了,可以省掉不少車油費。至於與這些熱點隔著較遠距離的鳥友,我建議您到自家最靠近的海邊碰碰運氣,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唷。馬來西亞是個三面環海的國度,要觀察海羽應該不會太難吧。
 
7 Potential flyway Network Sites - 西马

7 Potential flyway Network Sites - 东马

潮水與海岸

潮水對觀察海羽來說是個至關重要的因素。潮水與海羽出現的時機息息相關,要拍海羽,先要了解潮水就是了。如果你打算在某個海岸進行長時期的海羽觀察,那麼首先你必須知道這裡的潮水漲多高會到達海岸,同樣的道理,這樣你才會預先知道潮水何時離開海岸。一般上潮水離開海岸後的三個小時內是拍攝海羽的最佳時間,太早到海羽則還沒出現,太遲來海羽就飛走了。另外乘船出海也同樣必須依賴潮水的升降來達到更好的觀察目的,所以了解潮水的起落對海羽的觀察是很重要的。以下網頁則是我拍攝海羽時常預覽的潮水觀察站,大家不妨去了解一下。- https://www.tide-forecast.com/

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,你會發現要了解潮水一點也不難(而且很有趣),另外也省卻了你白跑一趟的機率。另外要注意的是 - 海羽只在"新鮮"的沼澤地覓食。那些乾枯很久的泥地是沒有它們的食物的,所以也要注意一下。

潮水刚退,泥摊表变仍很湿润,平滑,松软。
 
潮水退却两个小时,泥摊较为干硬,表面露出很多水坑。
 
有些泥摊离水平线较高,一个月内也只有几天遇到大潮的时候才会被淹过,平时就处于干枯龟裂的情况。

天氣與陽光

天氣對觀察海羽一般上不會有太大的影響,只要不是碰上太惡劣的氣侯,它們通常都是風雨無助的。但對於海羽攝影來說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了。在拍攝海羽的這段日子裡,除了潮水圖,我查看最多的也就是天氣報告了。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,陽光打在海羽上,拍攝出來的照片無論是色澤,或清晰度,或立體感都不是烏雲密佈的時候,拍出來的照片能比擬的。所以要出大片,必先有晴天才行。

當然我們拍攝之前還必須先了解太陽升起的位置,進而調整拍攝的方位。本人是比較喜歡順光攝影的,但對逆光攝影並沒有太多的意見,這主要看個人喜好吧。另外要注意的是8月份和4月份的太陽升起的位置會有明顯偏差,大家不妨留意留意。

阳光与否 ,無論是对色澤,或清晰度,或立體感都会有明显的区别。

鳥點與地理

海羽熱點一般上所覆蓋的範圍都是非常廣闊的,要在這麼一大片海岸線尋找適合的拍攝場地,通常也要花上不少的時間,我們過去四個月裡就換了不少場地。拍攝海羽通常是選擇蹲守的方式,很多時候一蹲就是一個早上了,所以如何選擇一個蹲點也是很重要的事情。剛開始當然是看到哪裡有鳥就往那裡去吧,而你在一個點候著的時候,很可能會發現另一個點,然後到了那個點之後,你又會發現其他的點,蹲點就是這樣延伸開來的。而每個點所能拍攝到的對象也有差別,所以到了後期你會對應不同的時間,不同的潮水條件,到不同的點進行拍攝,這是很正常的。所以說拍海羽需要到不同的點去嘗試,枯守一個點非為上策。個人建議前期先不要急著蹲守拍攝,多花些時間走走觀察環境,再選擇蹲點會比較理想。

另外,地理環境也是我們選擇蹲點時需要考量的因素。紅樹林、石堤、沙灘、小樹旁等等,無論是為了方便躲藏,為了更靠近海羽,為了候着時更舒服、更安全,更好的拍攝角度等等。但同時間,海邊地理環境的變化有時候也是令人措手不及的,例如我在某個石堤下候了幾個星期,地面都是小石子貝殼,我能夠很貼近地面的進行拍攝,身後的石堤又能好好的把我隱藏起來。但再過一個月後,地面卻被沼澤淹沒了,很可惜。所以多找幾個蹲點也是防患於未然。

拍摄地点应多利用环境的便利来隐藏自己
 
自身安全

由於每次參與活動的人數極少,所以行動起來就要注意自身安全了。紅樹林,沼澤地是很多動物出沒的地方。水巨蜥,紅樹林蛇,沼澤蛇,野豬,野猴,野狗等等,即便不是致命動物,但處理不好還是會帶來嚴重後果的。另外,來至人類的威脅也是不得不防之事,有時拍攝地點比較偏僻,遇上了陌生人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,我給的建議是最好不要獨自一個人拍攝,出發前先告訴家人朋友你要去的地方,另外帶備一瓶防狼噴霧(無論是对人或動物都管用)以防萬一吧。

拍摄地点有时候很脏乱,人烟稀少,很多预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,要多注意自身安全。

筆錄

海羽攝影要留意的事項相當多,潮水、天氣、時間、地點、鳥種、鳥點、鳥的行為等等。這些因素又會互相影響,環環相扣,產生出來的變化千千萬萬,有時候確實讓人無所適從。而隨著時間的累積,得到的數據也越來越多。當中有些細節(尤其是不常遇見的)如果不記錄下來的話,是很容易被遺忘的。日子一久,又面對相似問題的時候,很可能會發生同樣的錯誤。所以筆錄能給我們很有用的參考價值,隨著數據的累積,海羽攝影的輪廓就會越來越清晰,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,如何應對等等,都會隨著經驗而做出正確的判斷(那可不是一年半載的事情唷)。。。當然,我是個比較懶散的人,不會把所有事情紀錄下來,但潮水與海岸,天氣,鳥種特徵,出現時間這些基本的還是會記錄一下的。

如果不做笔记,资料一多就容易变得混淆;日子久了,也很容易被遗忘哟。

拍攝開始!

時間

本人覺得拍攝的最佳時間是從早上7時半到上午十時左右(似乎陽光照到大地的時間而定)此時太陽剛升起,光線較傾斜,不會太猛烈,色澤也較溫,空氣中的塵埃也少,拍出來照片的質量相對也較好。再說此時人為干擾較少,氣溫也涼爽,即便沒看見鳥,聽著海浪聲,吹著海風,看著海天一色也是種享受吧。如果準備蹲守的話,就必須提前到來,趁著鳥兒還沒出現之前準備妥當才行。

上午十時過後,烈日當空,氣溫也跟著升高,隨之而來的是地上的熱氣。這種開闊的場所,熱氣是相當強烈的。強度足以讓拍攝出來的畫面扭曲模糊,加上強烈的光線由上而下,造成畫面的光暗對比異常強烈,也有損美觀。所以此時是不適合拍攝的。

至於傍晚四時到七時也是一個適合拍攝海羽的時刻。不過光線和早上可能會有完全倒反的方向。雖然此時氣溫已經驟降了,但海風會把外海的熱氣帶進來,所以或多或少還是會有些影響,此時的人群也比早上多。。。無論如何傍晚也不錯啦。

不同时间,拍出来的色泽,清晰度,光暗对比都不一样。

隱藏

若要近距離接觸海羽,那麼把自己隱藏起來則是首要條件。海羽對人的戒心頗大,雖然不會像猛禽般老遠看見人就飛了,但你想靠近的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(多數要等它們自己靠過來),一般上我們會趕在海羽到來前的半小時,到預定的蹲點 "隱藏"起來。"隱藏"的方法主要是帷帳和迷彩布(迷彩衣褲)覆蓋吧。姿態儘量放低(趴著最好),任何豎立着,不自然,會動的物體都會引起它們的警戒。所以盡量保持靜態為佳。帷帳與迷彩布的顏色也要
儘量配合周圍的環境,以達到隱身的效果。

拍海羽多數使用一種叫coffin hide的帷帳躲藏,這種長方形平躺帷帳特性就是小和低,看上去就像個棺材一般。趴在裡面肯定是不舒服的(一趴通常都兩三個小時),但效果相當好。所以說拍海羽除了耐性,體力也相當重要喔。

人數也要注意唷,通常都是一個人獨自拍攝為最好,如果兩個人以上的話,最好分開坐,海羽有時候可以接受一個人的存在,但兩個人以上的話效果就會差很多了。哈哈

帷帐与迷彩服的对决,因应环境而择适当的方法。

趴在帷帐里头,比想象中的累哟。。。

拍攝設定與器材

"角度" 如果要拍單體的話,角度就越低越好(趴),如果要拍全體的話,角度就越高越好(站),原因自己想吧,哈哈。

"測光" 要比較注意,开阔环境下可拍摄的范围是相当广的,要时常注意背景与主题的光暗对比,背景若是很亮的話,一定要加光,加個1.5 - 2 左右吧(看情況而定),原因是拍攝海羽的環境,色澤多數是比較灰,暗色的(尤其陰天的沼澤地),如果靠後製來加光,燥點會意外的明顯唷。

"快門速度" 儘量調高,在開闊的環境下,快門速度應該不是問題,但千萬不要設得過低(1200以下),免得陰溝裡翻船也只有怨 自己了。

"低腳架 Ground Pod"  我們平時用的三腳架雖然可以調得很低,但移動起來不方便。市面上有種圓盤腳架 Skimmer Ground Pod 對低角度的拍攝非常好用,但價錢稍貴。網上有很多GP 的自製教學,建議自己弄一個,成本就省很多了。

"增距鏡 Tele Converter" 拍海羽有時候真的是遠距離戀愛啊,能靠近海羽的機會其實並不多,但很多時候只要能夠稍微向前移兩步,雞肋骨就會變成雞腿了,奈何再向前就要掉進泥坑了,恨啊。此時若是有TC相助的話,真的會好很多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現在的TC質量已經大不相同了,所以如果各位有預算的話,不妨準備一個1.4或 1.7 的吧。。。本人是没用啦,呵呵。

"備用電池和記憶卡" 拍海羽很多時候都是一躲就是2、3小時了。狀況好的話,通常都是使用連環掃射法,加拍攝影片。此時電量和記憶卡容量都會消耗得非常的快。如果此時沒電或記憶卡耗盡,那還真是欲哭無淚啊。

我的自制圆盘脚架,经济好用。但记得平底锅要买大的,不然装不下云台就浪费了。

其他物品

"自備清水"  拍攝場地一般都是沼澤,沙灘。器材難免會沾上沙子和泥濘。拍攝完畢後需要稍微清洗一番,以免器材受損,和弄得滿車沙子。

"坐墊" 在叢林裡我們都會備着一個小凳子以長期坐守,但拍海羽為了獲得低角度,凳子則變得不適合了,反而坐墊就比較方便。很多時候我們都必須坐在沙灘上,或佈滿尖銳貝克的岩石上,如果不鋪一層坐墊,屁股可能會開花唷。

"手套" 最好是深色或迷彩的。一來是為了攀爬岩石時,不被銳利的貝殼割傷,二來也可以掩護比較多動又顏色醒目的雙手。

"備用衣物、塑膠袋 " 萬一掉進泥灘或水裡就。。。



这篇的文章也差不多了,下篇我们再讨论海羽的分类和特征认识吧~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待续~

8 条评论:

  1. 飛羽拍美,敍述詳明,增廣見聞了,很棒!

    回复删除
  2. 好料!住在西海岸的实在幸福

    回复删除
    回复
    1. 你住东海岸?还是东马?

      删除
    2. 我住在新山,离候鸟落脚的地方很远,这里只有一条河他们会来,也没啥特别,像是common redshank,greenshank,plover,倒是去年少有的来了一只black tailed godwit被我拍到,被我当成普鸟,实在后悔。

      删除
    3. 柔佛靠近东海岸有个叫mersing的地方,是个海羽圣地。不妨去看看,有malaysian plover, kentish plover等等,有别于西海岸的海羽哟!

      删除